1. 为何古琴能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表性符号?
因为古琴的文化核心。
表面上,古琴形制遵循 “天圆地方” 的宇宙观,琴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,琴体各部位命名暗含天人合一的哲学,传世琴曲承载着历史典故与文人精神,将琴艺升华为 “和、静、清、远” 的美学体系。古琴成为儒释道思想交融的物质载体,而非单纯以音色或振动频率为标识。
本质上,古琴文化绝不止上面简单的表象体现,古琴文化是独立于儒释道之外的文化体系,融合可以,但是不能混为一谈。
古琴文化的核心在于天地之间能量迁移·转化·平衡规律,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,人与他人及自我的关系,身体与心灵的影响与变化规律,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与统一。
能够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,古琴文化肯定是深邃的,是系统性,科学性,理论性的,不能似是而非用玄学或宗教去解释。
2. 与钢琴、提琴等乐器相比,古琴的独特性在哪里?
乐器以声音为核心,传递情感体验;
古琴以声音为表象,以文化为内核。弹古琴只为了声音动听悦耳,或感受情绪,就会减弱文化的理解,没有文化理解就会成为单纯的乐器。用古琴弹奏摇滚·流行歌曲·现代音乐,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,证明了文化流逝,崇尚音乐的趋势。
3. 古琴文化就是琴禁修心吗?
古琴文化内核可以用“修心”这个词语,但是太笼统,只用修心解释并不系统性理论性,如果不解释清楚古琴和修心的关系,就不能真正理解古琴文化。把道家佛家的静修禅定概念掺杂进去,虽然很适配,但怎么能体现华夏文化独特之处呢?
琴禁思想并不系统完善,只是古琴文化的一角。古琴文化并不是克制欲望这么简单,而是明了天地能量转化迁移过程中,对自己身心的影响,以及本我如何参与能量变迁的过程。所以,古琴文化是华夏独特的,具有科学性,系统性的完整理论体系,是祖先伏羲氏对自然宇宙的总结。
4. 古琴文化就是文学·艺术吗?
古琴变化为唐宋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,成为文人 “琴棋书画” 必修之艺,与文人精神深度绑定。将诗词歌赋等艺术形态融入古琴,只是古人精神发展需求的进一步发挥,显然并未触及古琴文化核心本质。
5. 五音疗愈,听古琴声音能否直接达到养生效果?
声音只是辅助性而非决定性。声音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,一切物体都在振动发出声音,自然界充满各种频率的声音,自己感觉不到是因为没有注意或者不会分辨或者超出听觉范围。很多事物发出的声音都能疗愈身心,比如山林·火焰·流水·风雨等。
琴音振动频率对人体会产生影响,产生一定效果的物理治疗功能。但真正的 “养生” 核心不在于声音,通过听声音就能调节身心,改变思想,显然是太过于注重外界事物和能量对人的作用,而忽视了人精神思想的重要作用,等于抛弃了文化。
听古琴曲之所以有效果,其他乐器也会有同样的效果,国外研究不同音乐包括古典乐,民族乐,电子音乐等,都会调节人的身体心灵情绪感受。因为声音能够给人带来情感体验,就说古琴能够疗愈,显然是不严谨的。所以声音不是古琴与其他乐器的最大区别,声音不是古琴文化的根本核心。
五音疗愈是传统中医理论,角徵宫商羽不是固定的音符,不是固定的振动频率,不是某一种固定的声音。每个古琴因材质,琴弦不同音调不同,把发出的声音当作五音疗愈,是不严谨的。提出反问,“如果让一个人每天听角音就能肝恢复生机?”,显然经不起推敲。
既然要抓住文化核心,肯定不在声音这个肤浅表面上下功夫。人们太过幻想世界上存在某一种事物或物体,能够轻松简单的改变身心,达到超脱境界,这样自己也就不用辛苦努力了,也可以停止思考了,所以寄托在声音上。实际上寄托于声音就是磨灭了本心的伟大能动性,思想的阻隔终究要靠文化知识来打破,而不是借助外物。这就是为什么大正藏·道藏几千部,话语翻来覆去说个千遍的原因。
6. 古琴如何体现 “修真理性” ?
7. 古琴的意境 就是古琴文化吗?
意境,是文艺与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。古琴意境来自于耳识,意识第六识对外境的幻想。试图在幻想中求真,犹如缘木求鱼。古琴体会“天人感应”” 修心养性” “中正和平”“天人合一”等意境,追求审美高峰,不是古琴文化的目的。
古琴文化的核心关键在于古琴文化的主动实践,而非被动接受声音刺激,寻求外境。
8. 不了解古琴文化可能产生哪些结果?
“指法不对就自责或指责他人”” 音错焦虑 “”沉迷幻境” 等,本质是割裂了 “修心” 与 “生活” 的统一。
技艺执着:将指法精准度等同于境界高低,陷入 “法执”(如执着于某派特定按音力度,攀比技巧);
体验执着:追求听琴时的 “玄妙感受”,忽视日常言行中的文化修心(如琴房内宁静致远,琴房外暴躁易怒);
内心挣扎:学琴几十年仍然无法理解角徵宫商羽五音到底有什么用,始终在指法技巧·意境·音乐上越走越远。或者牵强附会,把宗教理论引入古琴,不能自圆其说。
9. 古琴是玄学·是道器吗?
古琴虽然提供了一条 “借器修心” 的路径,但不是充满魔力的法器,也不是简单的声音感化。能否激活人对自我、对世界的深度理解,触碰 “清净自在” 的真谛,古琴的文化,最终也落实在日用常行之中。
所谓古琴的最高境界“无琴”,原因就在于古琴文化是最朴素自然的真理,无法脱离生活。到达彼岸,就可以抛弃音乐和文化这些工具。所以,不弹古琴,也是弹得一手好曲。
10. 古琴曲谱为什么用指法记载,不用角徵宫商羽?
因为角徵宫商羽的文化已经失传,用五音复原古琴曲谱具有重要意义。用角徵宫商羽作曲记载古琴曲谱,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古琴文化,感悟祖先传统文化智慧,每一个音都有准确生动的意义,绝非指法可比拟。